登陆/注册         昆虫论坛
网站首页 >> 馆藏标本 >> 鳞翅目 >> 螟蛾科 >> 文章内容

二化螟(第2页)

[日期:2014-10-23]   来源:广西昆虫馆  作者:广西昆虫馆   阅读:9758次[字体: ]

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 Walker(左图:蛹;右图:成虫)

【分类地位】

  鳞翅目Lepidoptera

      螟蛾科Pyralidae

          螟属Chilo

【寄主】

水稻、茭白、玉米、高粱、甘蔗、油菜、蚕豆、麦类等农作物及芦苇、稗、李氏禾等杂草

【分布】 

朝鲜、日本、菲律宾越南泰国马来亚印度尼西亚印度埃及等;国内各稻区均有分布,长江流域及以南稻区为主

【危害特征】

是我国水稻上危害最为严重的常发性害虫之一,在分蘖期受害造成枯鞘、枯心苗,在穗期受害造成虫伤株和白穗,一般年份减产3%~5%,严重时减产在3成以上 

【形态特征】

成虫:雌体长14~16.5mm,翅展23~26mm,触角丝状,前翅灰黄色,近长方形,沿外缘具小黑点7个;后翅白色,腹部灰白色纺锤形。雄蛾体长13~15mm,翅展21~23mm,前翅中央具黑斑1个,下面生小黑点3个,腹部瘦圆筒形

卵:长1.2mm,扁椭圆形,卵块由数十至200粒排成鱼鳞状,长13~16mm,宽3mm,乳白色至黄白色或灰黄褐色

幼虫:幼虫6龄左右。末龄幼虫体长20~30mm,头部除上领棕色外,余红棕色,全体淡褐色,具红棕色条纹

蛹:蛹长10~13mm,米黄色至浅黄褐色或褐色

【生活习性】

二化螟幼虫为害禾本科植物﹐也取食十字花科蔬菜和各种杂草。二化螟成虫白天潜伏于稻株下部﹐夜间飞舞。大多在午夜以前交配。雌蛾交配後﹐间隔一日即开始产卵﹐产卵在晚8~9时最盛。第1代多产卵于稻秧叶片表面距叶尖约3~6厘米处﹐但也能产卵在稻叶背面。第2代卵多产于叶鞘离地面约3厘米附近。第 3代卵多产于晚稻叶鞘外侧。一只雌蛾能产卵2~3块﹐多者达10馀块﹐一般平均5~6块﹐共200~700粒。二化螟以幼虫越冬﹐主要在稻内。越冬期如遇浸水则易死亡﹐二化螟每年发生的代数因纬度而异﹐第 1代区在北纬36°~32°间﹐第2~4代区在北纬32°~26°间﹐第4代区在北纬26°~20°间﹐第5代区在北纬20°以内。在黑龙江省每年发生 1代。江苏﹑浙江﹑福建﹑安徽﹑四川﹑贵州每年发生2~4代﹐中国最南的海南岛每年发生5代。除纬度以外﹐海拔高度也影响发生代数。自从水稻种植改革以後﹐由于单季稻变成多季交错播种﹐相应给二化螟提供了生活有利的充足食料﹐发生代数与数量均有变化。由于采取各种措施﹑使用药剂﹑实行农业防治﹐已能控制螟害。

第1页 第2页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
相关评论
最新添加
热门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