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陆/注册         昆虫论坛
网站首页 >> 馆藏标本 >> 鳞翅目 >> 灯蛾科 >> 文章内容

一点拟灯蛾

[日期:2013-08-24]   来源:广西昆虫馆  作者:广西昆虫馆   阅读:1655次[字体: ]

 

一点拟灯蛾Asota caricae Fabricius

【分类地位】

  鳞翅目Lepidoptera

      灯蛾科Arctiidae

          拟灯蛾亚科Aganainae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拟灯蛾属Asota

【寄主】

榕、对叶榕、油茶、龙眼、母生、铁刀木等。

【分布】 

印度、斯里兰卡、菲律宾、澳大利亚广东、广西、湖南、福建、云南、四川、台湾

【危害特征】

幼虫食叶,成虫吸食果 

【形态特征】

成虫:体长雌18~27mm,雄16~17mm,前翅长雌27.5~31.0mm,雄24.5~27.0mm。头、胸、腹部橙黄色;翅基片与后胸具黑点;触角黑褐色,下唇须第1~2节基部侧面各具黑点1个,第3节雌蛾为黑色,雄蛾为褐色,端部色淡;前翅灰褐色,基部橙黄色、上有黑点5个,中室下角有一白点,翅脉白色;后翅橙黄,中室端具黑斑,外线有2个黑斑,亚端线有或无黑斑;领片近前端有黑斑1个,足灰黄白色,腿节和胫节端黑色,前腿节背面和内侧及中足胫节背面鳞毛黑褐色。腹部背面有黑斑1~4个,雄蛾黑斑多半只有1个,在第4腹节背面。雌蛾腹部末端有灰黄褐色毛刷;

卵:圆形稍扁,直径0.98~1.12mm,高0.80~0.86mm,浅黄褐色,卵上半部表面分布多枚不规则红色斑点;

幼虫:1龄幼虫体浅黄白色,头和胸足黑褐色;2龄幼虫中胸至第8腹节各节两侧有黑褐色斑点,1、8腹节背面各有1黑褐色横带,3龄开始腹部侧面的斑点形成纵带;老熟幼虫体白色,腹面污黄绿色,头褐色,头顶分别有1对纵黑纹及黑斑点,下唇区红褐色,触角红色,端节黑色,前胸背面及臀节红褐色,上面有暗褐色斑纹,腹部腹面及腹足污黄色,背线黑色、细,亚背线和气门上线构成粗黑带,该黑带始于前胸止于第9腹节,在1、8腹节背面相接,各体节毛瘤黑色,刚毛黄白色,稀疏,长短较一致。气门椭圆形,较大,气门筛灰黑色,围气门片黑色,前胸和第8腹节气门最大,第8腹节背面稍隆起,气门附近被不规则黑褐色斑纹所包围;

蛹:长18~23mm,宽5.7~7.0mm,初蛹红褐色,翅蜡黄色,伸达第4腹节近后缘,背中线细,黑褐色,侧线粗,黑褐色,蛹末端有8枚钩状刺毛。蛹后期颜色逐渐转深(伍有声和高泽正,2005)。

【生活习性】

该虫在广州地区在对叶榕上1年共发生2代,以第2代蛹越冬。越冬代成虫出现期为5月中旬至6月初,第1代卵出现在5月下旬,幼虫发生在5月下旬至6月底,6月中下旬开始化蛹,成虫出现在6月中至7月上旬,该代历期约35d第2代(越冬代)卵出现在6月中旬至7月中旬,幼虫危害期在7月上旬至8月上旬。7月中进入越冬蛹期直至翌年5月上旬。7月底8月初羽化的成虫未见产卵危害,10月间也偶见成虫出现,但也未发现寄主植物受危害。第2代历期约330d,其中越冬蛹历期约280d各虫态历期,卵期2~3d,第1代幼虫6龄,历期18~25d,第2代幼虫7龄,历期16~27d,当年蛹历期14~16d,成虫寿命2~4d,雌雄比约2:1。成虫喜在较嫩叶背面上产卵,呈堆叠状卵块,上被黄褐色鳞毛,幼虫孵化后先吃掉卵壳和部分鳞毛,后群集于叶背取食表皮及叶肉,被害部呈半透明后转为褐色斑块,4龄后开始分散取食和为害,往往将整叶吃光,仅留主脉和侧脉,幼虫多半晚上进行取食活动,白天则隐匿于植株基部及其周围的阴暗处,偶见白天也在叶基部取食的。化蛹多半在地上杂草及枯枝落叶和其它缝隙等荫蔽处,偶有在叶上化蛹的,化蛹前先结薄茧,1~3d后在其中化蛹。成虫吸食果汁,有趋光性(伍有声和高泽正,2005)。 

【参考文献】

1. 伍有声,高泽正. 一点拟灯蛾生活习性的初步观察. 昆虫知识,2005, 42(2): 166-168.

上一篇:没有了
相关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