直纹稻弄蝶
[日期:2013-08-24] 来源:广西昆虫馆 作者:广西昆虫馆 阅读:1360次[字体:大 中 小]
直纹稻弄蝶Parnara guttata Bremer et Grey
【分类地位】
鳞翅目Lepidoptera
弄蝶科Hesperiidae
稻弄蝶属Parnara
【寄主】
水稻、茭白、玉米、高粱、大麦、谷子、竹子、芦苇、白蜡、稗、狗尾草等。
【分布】
日本、朝鲜、马来西亚;中国大部地区。
【危害特征】
幼虫孵化后,爬至叶片边缘或叶尖处吐丝缀合叶片,做成圆筒状纵卷虫苞,潜伏在其中蚕食叶片,严重时可将稻叶吃尽,还常使稻穗不能伸出。
【形态特征】
成虫:体长17~19mm,翅展28~40mm,体和翅黑褐色,头胸部比腹部宽,略带绿色。前翅具7~8个半透明白斑排成半环状,下边一个大。后翅中间具4个白色透明斑,呈直线或近直线排列。翅反面色浅,斑纹与正面相同;
卵:褐色,半球形,直径0.9mm,初灰绿色,后具玫瑰红斑,顶花冠具8~12瓣;
幼虫:末龄幼虫体长27~28mm,头浅棕黄色,头部正面中央有“山”形褐纹,体黄绿色,背线深绿色,臀板褐色;
蛹:淡黄色,长22~25mm,近圆筒形,头平尾尖。
【生活习性】
年发生3~8代;北方稻区2~3代,南岭以南6~8代,四川4~6代。在南方稻区,直纹稻弄蝶以老熟幼虫于背风向阳的稻田边、低湿草地、水沟边、河边等处的杂草中结苞越冬,以在游草上越冬的最多;越冬场所分散。在黄河以北,则以蛹在向阳处杂草丛中越冬。越冬幼虫次春小满前化蛹羽化为成虫后,主要在野生寄主上产卵繁殖1代,以后的成虫飞至稻田产卵。四川山区一季中稻区有3个为害代,丘陵区有4个为害代,均以6~8月发生的2、3代为重害代,以迟中稻、一季晚稻和双季晚稻受害严重。末代幼虫除为害双晚外,多数生活于野生寄主上,天冷后即以幼虫越冬。成虫日间活动,飞行力极强,需补充营养,嗜食花蜜; 有趋绿产卵的习性,喜在生长旺盛、叶色浓绿的稻叶上产卵;卵散产,多产于寄主叶的背面,一般1叶仅有卵1~2粒;少数产于叶鞘。单雌产卵量平均约200粒。幼虫白天多在苞内,清晨前或傍晚,或在阴雨天气时常爬出苞外取食, 咬食叶片,不留表皮,大龄幼虫可咬断稻穗小枝梗。3龄后抗药力强。有咬断叶苞坠落,随苞漂流或再择主结苞的习性。幼虫共5龄,老熟后,有的在叶上化蛹,有的下移至稻丛基部化蛹。蛹苞缀叶3~13片不等,苞略呈纺锤形。老熟幼虫可分泌出白色绵状腊质物,遍布苞内壁和身体表面。化蛹时,一般先吐丝结薄茧,将腹两侧的白色腊质物堵塞于茧的两端,再蜕皮化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