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陆/注册         昆虫论坛
网站首页 >> 馆藏标本 >> 鞘翅目 >> 天牛科 >> 文章内容

刺角天牛(第3页)

[日期:2013-08-24]   来源:广西昆虫馆  作者:广西昆虫馆   阅读:3023次[字体: ]

 

刺角天牛Trirachys orientalis Hope

是园林和经济植物的重要蛀杆性害虫。

【分类地位】

鞘翅目Coleoptera

    天牛科Cerambycidae

        沟胫天牛亚科Lamiinae

            刺角天牛属Trirachys

【寄主】

柳、杨、梨、柑橘、槐、臭椿、合欢、银杏等

【分布】

中国广泛分布。

【危害特征】

幼虫钻蛀树木主干和粗枝,该虫对寄主常有重复为害的现象,造成树木千疮百孔,枝梢干枯,严重时树皮剥离,整株枯死。

【传播途径】

以成虫的飞翔作近距离传播,以各种虫态随染虫植株的调运作远距离传播。

【形态特征】

成虫:体长35~50mm,灰黑色至棕黑色,体上被棕黄色及银灰色闪光绒毛。雄虫触角约为体长2倍,雌虫略超过体长。雄虫触角第3~7节、雌虫第3~10节生有内端刺;雌虫第6~10节生有外端刺。鞘翅末端平切,具有明显的内外角端刺

卵:长椭圆形,长3~3.5mm,宽1~1.5mm。初产时呈乳白色,后渐变乳黄色,有蜡状光泽

幼虫:幼虫老熟幼虫体淡黄色,体长36~58mm,头宽7.6~11mm,全身密布棕黄色刚毛。前胸背板近长方形,近前缘处有两个“凹”字形棕色骨化斑纹被中缝分开,两侧各有一个似三角形的棕色斑纹。腹部第八节明显突出,第九节部分嵌入第八节

蛹:长30~52mm,乳黄色,近羽化时变棕红色。雌蛹触角垂于胸前,雄蛹触角呈发条状盘旋于腹面。腹部背面1~7节各具一排小刺列,前胸背板突起处分布有小刺(蒋三登和王桂欣,1989)

【生活习性】

2年发生1代,少数3年1代,以幼虫和成虫越冬。5~6月中旬成虫出孔,5月下旬至6月上旬为盛期。成虫出孔后爬到树冠取食嫩枝皮和叶子进行补充营养,成虫飞翔力不强,受触击便落到地面,只有少数会飞到其它树上。夜晚活动,在树干上进行交尾和产卵,白天隐藏在树洞、羽化孔及树皮的大裂缝处。每头雌虫可产卵42~259粒,寿命25~55天。卵产在老幼虫排泄孔裂缝、树皮裂缝、伤口及羽化孔周围的树皮下。幼虫孵化后蛀入韧皮与木质部之间取食,在树皮裂缝处排出粘成条状的粪屑悬吊在树皮上,大龄幼虫排出大量丝状粪屑散落在地面。7月幼虫老熟后在虫道的隐蔽室内,用细木屑堵塞端部做成蛹室化蛹。8~10月成虫羽化后不出孔留在蛹室内越冬

【参考文献】

 蒋三登,王桂欣. 刺角天牛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. 山东林业科技,1989, (3): 45-50.

第1页 第2页 第3页
相关评论